English

长江入海口的变迁

1999-10-11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张玉玲 我有话说

长江来到入海口——上海崇明岛三角洲,河床变宽,泥沙淤积,浅滩多、航道窄,水深不足,成为制约长江水运的瓶颈,也是历来水上事故的多发区。新中国成立以前,国际港道专家公认,长江入海口是世界大河入海口中航运最难的地方之一;50年弹指一挥间,长江入海口却今非昔比,建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水上船舶交通管理系统,成为世界上航运最发达、最安全的入海口之一。

长江口的老船工们还清楚地记得50年前,长江入海口行船的艰难,还记得那拥挤嘈杂的一幕幕。那时,长江航道狭窄,不能过万吨级的船舶,就是数千吨的船舶进入时,也一定要赶在涨潮时。涨潮的时间每天只有五小时,错过一趟潮,就得再苦等一天,直到下趟潮来到。因此,每次涨潮时,大家争先恐后,使原本狭窄的航道更加狭窄,不仅滞航时时发生,有时船工还会因此大打出手,兵刃相见。航道狭窄,运行混乱,两船相碰、几船相撞的事屡屡发生,上船工作成为一份危险的职业。

新中国成立后,经过多次整顿,长江入海口的航道变宽变深,达到200多米宽,水深7米,通航能力也大大提高。现在万吨船舶能轻而易举地自由进出,几万吨船进出也是平凡事,甚至大型集装箱船也能进出,集装箱运输以年均20%的速度增长,为上海的经济提供了交通保障。值得一提的是,正在进行的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预计在2003年完成,届时,长江口北槽人工航道将宽达300米,水深10米,10万吨的货轮和超大型集装箱船也能进出长江口了。

长江入海口不仅航道变宽,而且航行秩序也大为改善,特别是1994年,上海海事局在长江入海口建成了船舶交通管理系统,更使长江入海口的运输如虎添翼。这套国内最大、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水上交通管理系统,集雷达、通讯、导航和计算机数据管理及显示于一体,具有监视指挥、取证助航、交通组织和联合救助等综合作用,可同时监测控制和跟踪1200个目标,储存20000余艘船舶的信息,上海港95%的集装箱都从这里通过。

这套交通管理系统能对船舶进行分级管制和调度,使进出长江入海口的船舶各行其道、有序流动,通过能力比开通系统前提高了一倍,仅此一项,全年直接创效益7200至9000万元;同时,船舶事故率比建成前下降34%,重大事故减少70%,经济损失同比下降45%,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这套交通管理系统被船员们称为长江口的“千里眼”和“顺风耳”。

长江口的大风、迷雾天气是危及船舶航行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。原来每逢这种天气,船员们便束手无策,只能听天由命,遥遥无期的等待更令人心灰意冷。而现在,长江口有了这套交通管理系统,即使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,过往船舶也能照常行驶。1998年底,长江入海口遭遇了五十年未见的大雾天气,最小视程不到50米,且持续时间长,造成上海地区机场关闭、火车停驶、大桥封闭,但水上运输却没有因大雾而停下来。这套系统在控制中心人员的精心操纵下,把56艘中外大型船舶安全导入长江入海口,使上海的工业生产的原料运输和上海港的生产没有因大雾而中断。这一切,在50年前是难以想象的天方夜谭。

以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为主的船舶动态管理,为长江入海口的管理带来了新的内容,管理观念也由此而发生根本性变化。原来对进出长江入海口的船舶实行的是经验管理,只能估算运力和速度,出现水上交通事故,只能凭经验断定责任;而现在能依靠精确的数据和计算来进行科学管理,再现船舶的速度和轨迹,对水上交通事故的处理都有据可查。

其次,原来的管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管理,过往船舶只有看到了巡逻艇和港监人员,才能感受到管理;看不见,便我行我素、违章犯规行驶。而现在有了远程雷达的监控和现代通讯的沟通,一只无形的手有条不紊地管理和威慑着长江入海口的船舶运行,船舶即使看不见巡逻艇和港监人员,也能感觉到管理,处处按章运行,稍有违规便会收到来自管制中心的警示。这种无形的约束悄悄地植入船员的脑中,按章安全运行的意识深入人心,长江入海口的管理也就更有效了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